在POSIX下,每个进程有一个信号掩码(signal mask)。简单地说,信号掩码是一个“位图”,其中每一位都对应着一种信号。如果位图中的某一位为1,就表示在执行当前信号的处理程序期间相应的信号暂时被“屏蔽”,使得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会嵌套地响应那种信号。
为什么对某一信号进行屏蔽呢?我们来看一下对CTRL_C的处理。大家知道,当一个程序正在运行时,在键盘上按一下CTRL_C,内核就会向相应的进程发出一个SIGINT 信号,而对这个信号的默认操作就是通过do_exit()结束该进程的运行。但是,有些应用程序可能对CTRL_C有自己的处理,所以就要为SIGINT另行设置一个处理程序,使它指向应用程序中的一个函数,在那个函数中对CTRL_C这个事件作出响应。但是,在实践中却发现,两次CTRL_C事件往往过于密集,有时候刚刚进入第一个信号的处理程序,第二个SIGINT信号就到达了,而第二个信号的默认操作是杀死进程,这样,第一个信号的处理程序根本没有执行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在执行一个信号处理程序的过程中将该种信号自动屏蔽掉。所谓“屏蔽”,与将信号忽略是不同的,它只是将信号暂时“遮盖”一下,一旦屏蔽去掉,已到达的信号又继续得到处理。
Linux内核中有一个专门的函数集合来执行设置和修改信号掩码,它们放在kernel/signal.c中,其函数形式和功能如下:
函数形式 功能
int sigemptyset(sigset_t *mask) 清所有信号掩码的阻塞标志
int sigfillset(sigset_t
*mask, int signum) 设置所有信号掩码的
阻塞标志
int sigdelset(sigset_t
*mask, int signum) 删除个别信号阻塞
int sigaddset(sigset_t
*mask, int signum)
增加个别信号阻塞
int sigisnumber(sigset_t
*mask, int signum) 确定特定的信号是否在掩
码中被标志为阻塞。
另外,进程也可以利用sigprocmask() 系统调用改变和检查自己的信号掩码的值,其实现代码在kernel/signal.c中,原型为:
int sys_sigprocmask(int how, sigset_t *set, sigset_t *oset)
其中,set是指向信号掩码的指针,进程的信号掩码是根据参数how的取值设置成set;参数how的取值及含义如下:
SIG_BOLCK
set规定附加的阻塞信号;
SIG_UNBOCK set规定一组不予阻塞的信号
SIG_SETBLOCK
set变成新进程的信号掩码
用一段代码来说明这个问题
switch (how) {
case SIG_BLOCK:
current->blocked |= new_set;
break;
case
SIG_UNBLOCK:
current->blocked &= ~new_set;
break;
case SIG_SETMASK:
current->blocked = new_set;
break;
default:
return -EINVAL;
}
其中current为指向当前进程task_struc结构的指针。
第三个参数oset也是指向信号掩码的指针,它将包含以前的信号掩码值,使得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恢复它。
进程可以用sigpending()系统调用来检查是否有挂起的阻塞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