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前面所说的,安装你的 Linux 之前,最好先来了解一下您的 Linux 用途!当然啰!如果目前您所需要的 Linux 仅只是在于学习 Linux 的指令的话,那么底下的咚咚你都可以把他看看就好!不过,还是强烈的建议您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安装你的 Linux 系统,这样对于您的 Linux 系统会有比较完整的概念说!此外,由于 Linux 系统最好在安装完成之后,立即重新编译过他的核心,以使 Linux 系统『较为稳定』,所以,在你可以连上 Internet 的时候,千万记得一起下载新的 核心 喔!由于 Red Hat 7.2 的核心版本为 2.4.7 ,因此,你必须要下载较新的 2.4.17 以后的版本喔(到 2002/02/16 为止)。
我的主机配备:
好了,既然 VBird 写的这个部分主要的目的是在于『使用淘汰的计算机来进行 Linux 服务器的安装』,那么我的硬件配备当然不会太好啰!以下就是我的配备啦:硬盘 partition 的问题:
- CPU 为 P-166,主机板为华硕的老主机板;
- 使用 64 MB 的 RAM (是 72 pin 的喔!);
- 硬盘为 3.2 GB 的硬盘,安插在 primary 排线的 master 上面;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通常在 586 之后的主机板上面都有两条接排线的界面(排线就是硬盘与主机板相接的那一个东西啦!),而我们称这种界面为 IDE 界面(目前的主流硬盘界面),并且主机板上面的这两个界面就分别称为 Primary (主要的) 与 Secondary (次要的) IDE 啰。
而如果你有仔细观察的话,那么每一条排线上面还有两个插孔,也就是说一条排线可以接两个 IDE 界面的装置(硬盘或光驱),而你有两条排线,因此一个主机板在预设的情况中,应该都可以接四个 IDE 界面的装置。好了,那么每条排线上面该如何判别哪一个是主硬盘( Master ),哪一个是副硬盘( Slave )呢?基本上这个需要调整硬盘上面的 jump 才可以知道!这个时候,请察看一下您的硬盘机吧!上面应该都会有图示说明才对!
这一部份请特别留意喔!因为不同的硬盘接法将会导致不一样的状况,更严重的,将会导致无法开机的窘境,所以建议您注意一下这里!- 网络卡预计使用两块螃蟹卡,不过,如果您不希望有无法分辨网络卡的状况发生,那么建议使用两块不一样芯片的网络卡比较好!
- 显示卡使用的是 S3 Virge 的 PCI 显示卡,不过由于我以后的过程中将不会使用 X-Windows ,所以这部份似乎不会有问题!
- 安装过程中需要的装置:键盘、屏幕、光驱、软盘机等等,这些装置在安装完成 Linux 之后,即可马上拔掉!
硬盘的 partition 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呦!这里有一些重要的信息要先跟大家报告!就是说:
- 在 Linux 底下,每一个装置都以一个档案来代表,例如 IDE1 的 master 为 /dev/hda ,而由于 primary + extended 最多有四个 partition ,所以第一个由 extended 分割出来的 logical 扇区为 /dev/hda5 !
- 需要特别留意的另几个装置是网络卡、软盘、光盘,其代号分别为: /dev/eth0, /dev/fd0, /dev/cdrom!
- 如果你有一个硬盘接在 IDE2 的 master 上面,并且有 5 个可以使用的扇区,同时你分割了 2 个 primary partition 时,那么你的磁盘应该就会有底下几个代号:
- /dev/hdc1 (primary)
- /dev/hdc2 (primary)
- /dev/hdc3 (extended, 这个为不可使用的磁盘代号)
- /dev/hdc5 (1st logical)
- /dev/hdc6 (2nd logical)
- /dev/hdc7 (3th logical)
预计开放的服务:
虽然是老旧的配备,不过相对于我服务的机器数:五部个人计算机,也相当足够了!呵呵!那么我需要的服务有哪些呢?我的网络:
- NAT : 用来分享频宽;
- Mail : 用来收发信件;
- WWW : 用来给大家架设个人网页;
- Proxy : 用来提供五部区域计算机内的用途,并加以分流;
- DHCP : 主要在提供内部计算机不需要安装一些有的没的!
- FTP : 最好是不要安装的啦!
我的网络主要是以 拨接制 ADSL 为主,那么如何规划呢?选择的套件:
- 在 Linux 系统中,预计以 rp-pppoe 这个软件来拨接 ADSL 并且予以分享;
- 我的内部网络之 网段 为 192.168.1.0/255.255.255.0 这一个,没有再切割的子网络;
- 我的 Linux 主机名称为 vbird.adsldns.org ,是跟 www.adsldns.org 申请的动态 DNS 系统;
我选择的安装套件为 Red Hat 7.2 版,他的特征为:大致上就是这样啰!
- 这一版的预设核心为 2.4.7-10 !
- 预设的防火墙机制为 Kernel 2.4.x 的 iptables ;
- 预计使用 LILO 作为 Boot Loader 喔!
- 另外,由于在设定其它的服务之前,想要先以较新的 Kernel ( 核心 ) 来编译过,因此需要先下载核心!
自订安装『Custom』:初次接触 Linux :只要切割『 / 』及『 Swap 』即可!
好了,通常初次安装 Linux 系统的朋友们,我们都会建议他直接以一个最大的扇区『 / 』来安装,这样有个好处,就是不怕分割错误造成无法安装的困境!例如 /usr/ 是 Linux 安装程序中摆放的目录,万一你分割了一块扇区给 /usr ,但是却给的不够大,那么就伤脑筋了!因为会造成无法将数据完全写入的问题,就有可能会无法安装啦!因此上,如果你是初次安装的话,那么可以仅分割成两个扇区『 / 与 Swap 』即可!建议分割的方法:预留一个备份的扇区!选择 Server 的硬盘切割方式:
就如同前面几个心得分享文章中提到的,由于 Linux 预设的目录是固定的,所以:
- 通常我们会将 /var 及 /home 这两个目录稍微加大一些,如果硬盘够大的话,加个几 GB 也不为过!
- 另外, /usr 至少给他 3~5 GB 吧,如果硬盘真的大的话!
- 而 / 也可以给个几 GB 的空间。
- 最后,由于我们的 Linux 可能是在『试用』阶段,所以很有可能会重复的一再安装,因此上,我都会预留一个扇区来备份我的核心啦与实验过程中觉得不错的 scripts (就有点像 DOS 的批次档),当然,我的 /home 底下的咚咚也可以有备份的地方,而安装套件的源文件也可以摆在这里!有个最大的好处是,当我的 Linux 重新安装的时候,我的一些套件马上就可以直接在硬盘当中找到!呵呵!重新安装比较便利啦!
对于首次接触 Linux 的朋友们,通常不建议使用 Red Hat 预设的 Server 安装方式,因为会让你无法得知 Linux 在搞什么鬼,而且也不见得可以符合你的需求!不过,这里仍然说一下选择 Server 的时候,他是如何切割硬盘的呢?硬盘的代号意义?注意:选择 Server 的时候,请『确定』您的硬盘数据是不要的!因为 Linux 会自动的把你的硬盘里面旧有的数据全部杀掉!此外,硬盘至少需要 2 GB 以上才可以选择这一个模式!
知道了吗?由于 Server 会有上面的限制,所以通常我都不太喜欢让 Linux 自己切啦!选择 Custom 比较好说!
- 64 MB 的 Swap ;
- 256 MB 的 / ;
- 256 MB 的 /var ;
- 其它的空间平分给 /usr 与 /home !
在 Windows 或者是 DOS 年代,硬盘以 FAT 表来切分时,他们的代表扇区为 C: D: E: ...但是在 Linux 中则不然喔!一个『目录』可以代表一个『装置』!基本上,每一个硬盘在安插的 IDE 界面中,都有不同的代号:
硬盘安插的 IDE 接口 Linux 上面的磁盘名称 第一个 IDE 的 Master 上之硬盘 hda 第一个 IDE 的 Slave 硬盘 hdb 第二个 IDE 的 Master 硬盘 hdc 第二个 IDE 的 Slave 硬盘 hdd 另外,需要特别留意的是,每一个硬盘(例如 hda )最多可以有 4 个 primary 扇区!分别是 hda1, hda2, hda3, hda4!而如果是逻辑扇区的话,那么就需要由 hda5 开始增加啰!
硬盘重新规划的多重开机系统:
这里就发生一个问题啦,假如原本的系统是 10GB, 10GB 的两槽,不过全部的有用到的资料量只有 10GB 不到!也就是还有空间来安装 Linux ,但是由于硬盘切割的不好,所以伤脑筋!此外,我的原系统希望留下来,而且也希望可以安装 Linux ,要怎办?!我曾经这样做过:
- 由于 FAT 的扇区使用,其实只是在磁头区域(所谓的硬盘第零轨)规划而已,所以,我就将我的数据先以『磁盘重组』的方式将数据都归在一起;
很神奇吧!数据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不过扇区的定位点改变了,还多出一个扇区!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虽然 VBird 曾经以这个方法成功而且完全没有惊险的将硬盘数据在不毁损的情况下,顺利的将硬盘切割完毕!但是那是小弟已经了解到 FAT 与扇区的相关性(其实 FAT 只是在『规范』你的硬盘读取头读取的『头』跟『尾』而已,并不是真的将硬盘『切割』啰!),而且我也有『壮士断腕』的觉悟!呵呵!因此不是很建议您这样做!尤其是当你的数据还很重要的时候!切记切记!
- 然后以 Spfdisk 将该硬盘的 FAT 表进行分割,注意喔!只是分割 FAT 表,并没有 format 喔!不过这里的技术性很高,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你是将 FAT 表重新划分,所以你的数据必须要在同一个扇区内!好了,我就将原本的 10GB 10GB 切割成 4GB、10GB与 6GB 三槽!而且在 spfdisk 的帮助之下,顺利的在没有任何数据遗失的状况下,将我的硬盘由原先的两槽分割成三槽啰!那么一来,我就可以在我原本的 D 槽里面安装 Linux 啦!方法有点像底下的图示:
接着下来要开始来安装 Linux 啰!说了这么多有的没的 ㄟ .... 不好意思, VBird 太喜欢胡扯了....
事先检查:
基本上你必须先检查一下你的武装配备喔:
- 下载并烧录 Red Hat 7.2 的可开机光盘:不要问我如何烧录~~
enigma-i386-disc1.iso
强烈的建议您不要使用 HTTP 来捉这两个档案,就是不要使用 IE 或者是 Netscape 之类的浏览器来捉这两个档案,因为档案太大了,在传输的过程中会有捉错的情况,所以就会很麻烦....建议使用续传软件,或者是直接以 FTP 软件到中山大学的 FTP 站捉,不但具有续传功能不怕断线,捉到的档案也会比较正常(已经有很多朋友在 BBS 上面留言,发现捉的档案无法烧录啰!)。此外,也建议直接下载新的核心,以方便后来的核心编译工作!目前新的核心已经出到了 linux-2.4.17 (截至 2002/02/16 为止),通常 VBird 都是在中山大学下载的,你可以到底下来看看呦!
enigma-i386-disc2.iso中山大学关于核心
- 进入 BIOS 设定开机顺序:
基本上如果是不太旧的主机板都会支持光盘开机的,使用 CD-ROM 开机的好处是比较快,而且也不用再去做 Linux 安装开机片,确认的方法如下:
- 按电源键开机;
- 在进入系统之前会出现 Del 字样(每个厂牌不太相同),此时按下键盘上的 Delete 键;
- 进入 BIOS 之后以方向键选择 『BIOS Features Setup』这一项,或者是 『Advanced BIOS Features』,不管如何,反正只要看到 『BIOS Features』字样的那一项就对了!;
- 将方向键移动至 『Boot Sequence』 或者是 『First Boot Device』; 这一项,按键盘上的『Page Up』 或 『Page Down』 按键,选择 『CD-ROM』 为第一开机顺位即可。这里注意一下,如果你的机器并不支持 CD-ROM 开机的话,你一定找不到 CD-ROM 这一项,这时请制作开机片吧,并将此项调整为『A』 为第一顺位;
- 按键盘上 『ESC』 键退出;
- 将方向键移动至 『Save and Exit』 这一项按 『Enter』 及 『Y』 确认后重新开机即可!
开始安装:
- 制作 Linux 开机片:
a. 随便找一台 Windows 计算机,开启 MS-DOS 窗口;
b. 将可开机 Linux 光盘放入光驱中,在 MS-DOS 窗口键入:C:\WINDOWS> cd E:\dosutils
c. 在 DOS 提示字符下键入:
上面的 E 为你的光驱代号;E:\dosutils> rawrite -f e:\images\boot.img -d a:
上面的 e 为你的光驱代号,这时在软盘机放入一片空白的软盘片后,按『Enter』 即可。
这样就准备妥当了!正式进入安装吧!特别说明,由于 VBird 不太喜欢使用 X-Windows 系统,所以通常我都使用文字接口安装的,因此底下将以 文字 接口作为介绍,而且,由于许多画面不是很重要,因此 VBird 并没有将画面秀出来喔!注意事项:
- 开机==>放入 Red Hat 7.2 的光驱后,以 CD-ROM 开机或者以刚刚做好的 Linux 软盘开机;
- 选择安装模式==>进入欢迎画面,之后在『 boot: 』的地方输入:『 text 』以文字接口安装!这个时候 Red Hat 会加载一些模块,所以会花费一些时间。
- 选择语系==>然后在选择语系的地方输入『 English 』;因为文字接口好像没有支持中文的样子!?
- 键盘模式==>同样的,键盘先选择『 us 』即可;
- 鼠标模式==>由于我没有鼠标,所以直接按『 tab 』键到『 OK 』按下 Enter 即可;
- 欢迎画面==>按 Enter 即可;
- 选择系统模式==>如前所述,这里共分为 Workstation, Server 与 Custom 等等,由于 Workstation 与 Server 会将你旧有的硬盘 Partition 给杀掉,因此我们就直接以『 Custom System 』来安装吧!
- 要不要 Linux 自动帮你规划硬盘==>开什么玩笑!当然要自己规划自己的硬盘啰!请选择『 Manually partition 』这一项;
- 选择硬盘分割工具==>硬盘分割工具当然是选择比较简单的啦!那么我们就选择『 Disk Druid 』这个有点像图形接口的咚咚吧!
- 硬盘分割==>进入 Disk Druid 接口之后,应该有点像底下的图,不过由于 VBird 不会捉图,所以底下的画面是『错误的』喔! Red Hat 7.2 版已经不是这个样子的图示了!因为他还有加入 ext3 呢!呵呵!不过基本的使用方式还是差不多啦!底下来说一说吧:
基本上你会看到类似上面的话面,总共会显示你的目前硬盘的扇区,如上面说的,『 Primary IDE 的硬盘中的 Mater 为 hda 』!这点请特别留意啰!好了,如果你要将旧有的 FAT 扇区安装 Linux 的话,那么你就必须将该扇区『 Delete 』掉才行,不论如何,请看一下你的剩余硬盘数据空间(注:常常有很多的朋友来信问到,咦!我的 E 槽明明还有 5GB 的空间,为什么不能安装 Linux 呢?!就是这个问题啦!因为 Linux 的扇区与 Windows 的 FAT 并不相同呀!所以你必须将原有的 FAT 扇区砍掉后,才能规划出新的 Linux 扇区呀!所以要看一下硬盘的 Free 喔!)我这里建议的分割方式有几种(请注意,第三个安装的选项是关于 Proxy 的设定方面,如果你要安装 Proxy 套件的话,才建议多加这些扇区!因为据说这样分割的硬盘会让 Proxy 的效能比较好!):
较小安装(或初次安装) 建议安装 含有 Proxy
- Swap 约 100 MB ;
- 其它的都给 /
- Swap 约 100 MB;
- /var 给 3~5 GB;
- /usr 给 3~5 GB;
- / 给 1 GB 以上;
- /home 可以给大一些;
- /backup 用来做为备份的扇区
- 与 建议安装 相同
- /proxy1 给 500 MB;
- /proxy2 给 500 MB;
- /proxy3 给 500 MB;
- /proxy4 给 500 MB
另外,进入每一个扇区之后,你必须要决定:
『 Mount point 』就是扇区啦;
『 Filesystem type 』除了一定要有一个 Swap 之外,你可以选择 Ext3 这个新的扇区喔!似乎有稍微快一点呢;
『 hda, hdb 』这个是硬盘啦!这里请小心选择!
『 Fixed Size 』由于我们都需要给每一个扇区固定的大小,所以这里就选择 Fixed Size 这一个,但是在最后一个扇区(通常是 /backup 这一个)时,我通常都会选择『 Fillall available space 』将其它剩下的空间都给他!
『 Force to be a primary partition 』除非特别需求,例如你的这个扇区是开机区,但是却可能落在 8 GB 以后的扇区内,那么才需要将这个勾选,否则这个选项不要管他!
『 Check for bad blocks 』除非你的硬盘是有坏轨的,否则『千万不要选』不然硬盘检查真的好慢....好慢.....
VBird 的分割结果(3.6 GB 硬盘):/dev/hda1 2204 /
/dev/hda2 996 /var
/dev/hda3 502 /backup
/dev/hda5 100 /proxy1
/dev/hda6 100 /proxy2
/dev/hda7 100 /proxy3
/dev/hda8 100 /proxy4
/dev/hda9 64 Swap- 选择安装的开机管理系统==>Red Hat 7.2 提供两个开机管理系统,由于 VBird 比较习惯使用 Lilo ,所以这里我是选择『 Lilo Boot Loader 』的!如果你要试一试其它的多重开机控制软件,不反对啦!但是,这里 VBird 仍是以 Lilo 来作为说明的!
- 选择开机管理系统安装的扇区==>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就直接选择『 MBR Master Boot Record 』吧!
- 加载额外的模块==>这个选项专门提供给系统中特殊装置使用的!由于我们的装置都很普通,所以这里就按『 OK 』跳过去吧!
- 开机系统的名称==>你可以选择其它的名称,当然也可以不用理他,以预设的名称输入之,例如,如果你已经存在有 Windows 系统,那么很可能 Lilo 秀出来的却是 DOS 字样,你可以修改啦!这个可以在未来 Lilo 的部分说明,所以先不要管啦!
- 网络卡设定==>『先再次强调,VBird 这一次的安装是预计要安装两块螃蟹卡的,由于具有相同的芯片组,所以我在安装的时候仅先安装一块而已!并且,这一块网络卡预设是做为内部虚拟网络之用的!另外一块会在后面才安装上去!』。如果你不是使用很奇怪的卡,那么这个步骤应该会出现网络卡的设定的!(我在这个步骤中预设是当作内部网络之用!所以先给他一个虚拟 IP 喔!)
首先将 DHCP 前面的 [*] 取消(按空格键);
然后按上下键来设定你的网络条件成为:IP:192.168.1.2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2
Primary DNS:139.175.10.20
Secondary DNS:163.28.112.1- 主机名称的设定==>给自己一个名字吧!例如我的主机为 vbird.adsldns.org 啰!这里写错也不要紧,后面会提到修改 host name 的方法!
- 防火墙的设定==>由于我们会在后续的步骤中更改一些防火墙机制,所以这里不用设定啰!选择『 No Firewall 』那一个项目;
- 选择语系==>通常我只选择两个语系,分别是『 English 』与『 Taiwan, R. O. C. 』这两个!
- 选择预设语系==>由于我不使用 X-Windows ,而终端机界面(纯文字界面的情况下)并没有办法提供中文的显示,选择中文作为预设的语系反而会在纯文字界面下出现乱码!!所以我都是选择『 English 』作为我的预设语系啰!
- 选择时区==>在台湾,当然选择『 Asia/Taipei 』啰!
- 设定密码==>这里要特别告诫大家,密码最好『多于八个字符』,并且含有『非英文或数字的特殊符号』为较佳的选择!当然啰,你也不能忘记呀!选择 Password 会有两次,提供你输入正确的密码!
- 设定使用者 ID ==>我这里通常都先不设定的!所以就跳过去吧!先不设定啰!
- 选择加密的条件==>也使用默认值就可以了!所以按下『 tab 』键移动至『 OK 』后,按下 Enter 吧!
- 套件选择==>呵呵!终于来到重头戏了!底下提供三个选择,你可以参考看看!通常,如果你的硬盘很大的话,那么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选择『 Every thing 』来个完全安装即可!但是为了安全性,不建议选择 Every Thing 啦!VBird 建议以『建议二』的方式来安装,不过,如果你的硬盘很小的话,那么就选择『建议一』来安装吧!无论如何, VBird 的系统中是以『 建议二 』安装的!
建议一 建议二 建议三
- Network Support
- Dialup Support
- Messaging and Web Tools
- Router/Firewall
- Network/Managed Workstation
- Utilities
- Network Support
- Dialup Support
- Messaging and Web Tools
- Router/Firewall
- Network/Managed Workstation
- Utilities
- Software Development
- Kernel Development
- 选择 『 Every Thing 』
全部套件共占 366 MB 全部套件共占 657 MB 全部套件共占 2902 MB 适合只想要作为 NAT 之用的机器 可以后续再加入套件! 新手的安装啦! 大概就这样吧!若想要跟 VBird 一样的系统,那就直接以『建议二』安装啰!
- 开始正式安装啰==>这个时候系统会跟你说:『安装的过程中,会将信息都记录在 /var/install.tmp 档案中』不理他,直接给他『 OK 』下去!然后系统就会正式的作底下的工作啰:
1. 先 Formating ,这个动作蛮快的,但是如果你前面选择了『 check bad blocks 』那么可能就会花很长一段时间!
2. 再来是 Copying files ,然后是:
3. Package Installation !通常是蛮快的,由于我们安装的套件并不多!不过,如果你是选择 Every Thing 的话,那么可能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喔!过程中需要抽换光盘片喔!- 制作开机片==>Boot Disk 最好作一下吧!有备而无患呀!
- 完成安装==>屏幕显示出 Complete 的时候,哈哈!恭喜你啦!这样就 OK 啰!
好了!这样应该就已经安装完毕了!请继续往下看看吧!而且,相当的建议您,在正式的进行架站之前,请依序看一下底下的网页,最好不要跳着看,不然的话,嘿嘿嘿嘿!出现什么问题可不要怪我!因为,照着顺序看会对你的 Linux 认识比较有帮助啦!
- 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你的安装过程会跟我的不一样?!呵呵!由于 VBird 的安装是比较简易的,包括我也没有安装 X-Windows 呀!所以当然也就没有 X-Windows 的测试的画面啰!因此,如果你再安装的过程中选择了跟我不一样的套件,不用担心,安装过程会有些许的不相同的!
- 在安装完成之后,请千万记得『取出光盘片』,不然又会在进入一次安装画面喔!
- 同时建议,安装完成之后,请进入您的 BIOS 当中,将开机的顺序改回来『 C、A 』或『 C only 』反正就是让硬盘开机啦!
建立软盘开机片一直是个好主意!他可以在你求助无门的时候给你莫大的帮助喔!所以,建立一个新的软盘开机片是一个好主意啦!如何建立呢?其实真的是很简单,不过,需要你的系统核心的版本就是了!依序进行底下的步骤(先将软盘片塞进软盘机中喔!)
[root @tsai / ]# uname -r
2.4.7-10 <==先取得核心的版本
[root @tsai / ]# mkbootdisk --device /dev/fd0 2.4.7-10
Insert a disk in /dev/fd0. Any information on the disk will be lost.
Press <Enter> to continue or ^C to abort: 按下 enter 吧!注意一下上表的第三行, mkbootdisk 是制作开机软盘的指令,而 /dev/fd0 是软盘的代号,至于 2.4.7-10 则是我们系统的核心。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核心曾经更新过,那么你的核心将不会是预设的 2.4.7-10 喔!需要跟着改变才行!这样就制作 OK 啰!然后将你的可开机软盘贴上卷标,给他保存起来吧!